佈告欄

28 9 月, 2015

陳錦芳夫婦應邀參加國際世界和平會議

陳錦芳夫婦應邀參加國際世界和平會議

我國畫家陳錦芳博士數十年來透過紐約「陳錦芳文化館」倡導「全球新文藝復興」,並從事文化外交,獲頒2001年聯合國『全球寬容獎』之後今年應邀到中美洲巡迴展出。今年年底前陳錦芳博士及其夫人侯幸君女士應邀參加在華府舉行的國際和平會議。共有312名來自79個國家的各界代表、領袖,包括聯合國人士、白宮代表、美國參、眾議員及四位前任總統,參加了由IIFWP(Interreligious and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World Peace)以『上帝(神)與世界和平-- 為危機的世界探求上帝(神)的重要義涵』為主題進行了三天密集的演講及討論會。由政、經、宗教、學術、媒體、公民社團(NGO)及文化、藝術八方面的領袖代表共同參與了集体會議及分八組的演講及討論。陳錦芳博士為藝術文化組之主講人之一。他的演講:『邁向『愛』之世紀--以『愛』為宗之全球新文藝復興』伴有幻燈片及圖片說明,甚獲認同及讚賞;其文化理論(五次元世界文化觀)深具啟發性,為大會的豐富節目增加內容及深度,深受重視,並為其即將與聯合國有關機構等共同啟動的『世界藝術運動(World Art Campaign)』得到更廣闊的響應及實質上的參與。

來自包括回教之世界各地不同宗教及教派(包括以色列及巴力斯坦)之領袖及代表齊集一堂交流、討論,共同探求上帝(神)之真理及世界和平之道,甚具意義,也是大會重要議題。在政治方面,白宮代表及美國參院即將赴任其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Richard. G. Lugar 之演講以及 Costa Rica, Albania 及 Belarus 之前任總統之言論均深具前瞻性,對達到世界和平之實質問題及作法深具啟示。各組之演講及討論熱烈異常,甚至帶到餐桌。第一天晚上陳博士夫婦就與阿爾巴尼亞前總統 Rexhep Meidani 同桌並與Lugar 參議員討論台海安全問題。他同意台海安全是很重要的,美國與臺灣必須更加努力(work harder)。大會中穿插有各種不同的表演節目及儀式,寓教于禮樂,充分展現藝術及宗教儀式潛移默化的力量,引人入勝,並增進大會四海一家的『地球村』氣氛。

大會雖對911驚爆事件,防恐戰爭及國際情勢多所關懷,但更著重探求達到世界和平根本之道及『愛之文化』的倡導,即人類一體世界家庭之意識及共體源自創造主之『愛』的人間實踐。乃在最後簽署之大會宣言中強調由個人信守絕對價值之『真愛』建立以愛為中心之家庭而擴大到社會, 國家及國際以達到永恒而真正的世界和平,可謂是西方基督教精神及東方儒家哲學集大成而見諸行動而國際化的會議,甚具開創性並為此類國際會議開風氣之先。 (茲附上陳錦芳在大會中之照片及演講文以資參考)
13 8 月, 2015

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之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

2008 年的北京奧運與2010年的上海世博是中國當代史上「百年一遇」的國際文明盛會,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和平崛起的成人禮。改革開放的中國之和平崛起, 在舉世驚嘆聲中迅速地引起歐美列強甚至日、韓、澳、印的焦慮質疑。當時不少學者專家抱著負面的意見論述中國快速起飛所帶來的虛有其表及危機。這種被誤解或 曲解的中國復興富強的現象經過2008年的北京奧運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得到國際的瞭解與確認而被推向強國之列,在國際上舉足輕重而話語權驟增,並有一 言九鼎之態勢。

1896年開始至今已有30屆(包恬今年之倫敦奧運)的國際奧林比克大會,可以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最是規模宏偉而熱鬧, 競爭激烈而水平高。開幕閉幕的塲面演繹出了具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與當今最科技最先進的演藝元素之結合,古而時尚,大而新,既古東方之傳奇魅力又是當代之 西方品味之中國化,同時令人讚嘆的是被習慣性地認為尚在「東亞病夫」陰影下的中國選手,卻在這一屆奧運裡拿到最多的金牌,而其金、銀、銅牌加起來是100 面,世界第一,也成了百多年來奧運之最。兩年之後的上海世博,也成了這當時具有159年歷史的國際文明盛會最博大宏偉而成功的一次。共有7300多萬觀眾 參觀了每天如嘉年華會般琳琅滿目的246個展館,單塲內外的演藝節目就超過三萬塲,使184天的世博天天熱烈、擁擠、多彩、驚艷,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盛大 的集會,最成功的展覽,最吸引人的慶典 這些証明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百花齊放、碩果累累。全國上下一心把這國際大會辦得盡善盡美,在21世紀開啟不久,歡迎五洲四海的共襄盛舉。

「現 代奧運之父」顧百旦男爵恢復古希臘的奧運在於倡導其「神聖停戰」的歷史傳統以求今日國際社會公開競賽,公平競爭以促進世界和平。有159年(2010)的 世界博覽會也主張透過國際間的互相學習交流,合作發展來共榮共享,促進世界的繁榮,和諧及和平。中國成功而圓滿地完成了這兩次國際文明盛會,証明了改革開 放和平崛起的中國與世界接軌,並融入人類共同夢想之追尋與實踐,即和解、和諧、和睦、和平之全球化「地球村」的建設,即締造「天下一家、人類和諧、世界大 同」的理想伊甸園。

因此,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在中國當代史的重要性該被深刻認識及大大宣揚,其努力達成的普世價值該繼續不斷弘揚出去。也就 是說中國改革開放及和平崛起與奧運及世博的目的及精神並駕齊驅的觀念有待加強,讓國內外普遍認知,其文化遺產有待發掘、整理、展示、欣賞....如何做? 當然做法很多,但其中有一項具體而簡明的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順應國內外正興起的文化及文創熱潮,即這兩次盛會的藝術成果之展示發揚,即具教育 功能,弘揚效果及剌激文創的藝術展示(及座談、論談會)巡廻展。其中以留法旅美華裔畫家,聯合國文化大使,陳錦芳博士所創作的「北京奧運 (66幅)」及「上海世博(100幅)」系列作品之展示最為獨特(unique)、適切(appropriate)而深具意義(meaningful), 因為 1. 奧 運11 6年世博161年以來沒有任何畫家以之為主題創造系列作品,而陳博士的66幅(奧運)+100 幅(世博)作品豐富、多元、精彩、尺寸大,是溶合東西方文化的當代西畫作品,適合任何大、中塲 合的展示,深得羅格的讚許(北京奧運出版畫冊)及當時布希總統(陳博士是美國公民)來信鼓勵。

2. 出生於台灣的陳錦芳當時是以聯合國文化大使的身份推動其「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廻展的中國 行之創作及展覽,與一般畫家不同,其活動兼有兩岸交流及文化外交之功能。



3. 此兩批作品暫時尚留在上海,應早日加以善用。

藝術家簡介

1936 年出生於台灣的陳錦芳,1963年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而留學巴黎12年,獲巴黎大學現代美術史博士之同時在巴黎藝術學院深造七年。他1969年建立「五次 元世界文化觀」而衍生在繪畫表現上的「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產生不少系列作品而立足國際畫壇,被譽為「後現代先驅」及「當今世 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之一」(1991 Dr. Thomas McEvilley)。2001年獲頒聯合國「全球寬容獎」,並榮任「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以啟動「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而於2008年到「北京 奧運」與2010年到「上海世博」創作系列作品及展示。其結合運動與藝術的「北京奧運」系列為羅格所讚賞並於奧運前後在北京及上海五個公、私立美術館展 出,而其「上海世博」系列被世博局邀請到世博園區(D區,綜合演藝大廳1F)個展(閉幕前10月),為159年世博歷史的破例第一次。這兩個系列作品為這 兩次中國舉辦的國際文明盛會留下了可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尚暫時留在國內,期加以善用及發揚後奧運,後世博之文化強國建設。

巡迴展出陳錦芳博士之「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系列作品之目的及功效之分析

「北 京奧運」及「上海世博」之國內、外參與及參觀人數據一般估計有1億5仟萬人,而透過電視等傳媒所觸及到的人口至少有人類的三分之一,即20幾億人口。他們 對這兩次人類文明盛會的印象當時必定非常深刻,但過後就漸漸淡忘了,或認為像球賽一樣過去就過去了,不必加以重視,覺得還有下屆下下屆。既使北京及上海的 居民,也大都不關心後奧運,後世博。這種心態看似正常,卻是極為可惜的遺憾,因這兩次盛會在發展中國家首次舉行,卻得到有史以來最宏偉的圓滿成功,其獨特 性及重要性充滿希望及啟示,並會影響到今後全人類的發展而值得世人,尤其國內全民的關注與參與。

21世紀千禧年的第一天,從第一線陽光照到 地球那一刻開始,全球的人類在每一個角落依次輪流以最興奮的心情,最亮麗的民族特色載歌載舞地迎接陽光,從澳洲經過太平洋,到中國北京的「世紀壇」,再往 西而到歐、美,而地球一周,讓全世界的電視播出了人類一體擁抱光明的熱烈情況,令人覺得21世紀將是天下一家,人類一體,充滿希望與友愛的世紀。這種樂 觀,興奮的氣氛不久卻被9/11的驚爆炸掉了,黑暗與恐怖又回到了日常生活。在這低氣壓中卻傳來北京申辦奧運成功與上海成功申辦世博並駕齊驅的消息,舉世 測目,舉國歡騰,而中國的GDP年年超過10%,並快速大力建設,全國上下為舉辦這兩次國際文明盛會而盡心盡力,並得到國際熱烈的響應。終於在全球金融危 機和歐美經濟衰退中,中國一支獨秀而光榮又成功地辦好「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成為「奧、博」之最!它不僅是中國復興的具體表現,也是國際間開發中國 家跨步超越的典範代表。

為什麼會這樣?其明確輪廓是什麼?其背後真相為何?其將來影響,發展可能是什麼?有多少人有這種認識及關懷?....這些後奧運、後世博的課題如何展開、宏揚?....

因此,陳博士的「奧、博」文化(藝術)遺產巡迴展除藝術欣賞及教育,共同記憶回顧外上述的觀點及問題都可提出來討論、研究,也就是後奧運及後世博命題的公開化、普遍化,集思廣益化,學術探討及生活化而其可明顯提出的初步答案歸納之可如下:

1. 改革開放是「奧、博」成功的先決條件。

2. 「奧、博」之成功橫掃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多年的屈辱而恢復了民族自信心與國民自尊心。

3. 「奧、博」之成功是東、西文化大結合(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表現。

4. 北京奧運開幕演藝中呈現了中國漢字4萬多字中的一字「和」,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DNA,「和」在 今日世局中正積極在發揮其作用! 和解 : 台灣海峽兩岸的和解提供給南、北韓、中東等地和解的範式 Screen Shot 2015-03-12 at 2.36.15 PM 5. 世 博之246展館為歷屆之最,因為除國際、企業館之外中國還有省館及直轄市館,而中國一省館等於外國一個國家的展館。這是中國特別國情的展現,即秦始皇統一 中國的結果,那是西歐的亞歷山大帝、凱撒大帝、拿破崙想統一歐洲而未竟之夢。一個四川省等於一個法國,也等於一個日本。….

6. 中國「奧、博」之成功是中國進入第二次文藝復興之開花結果的表現,文藝復興的時代是「天才倍 出」「通專才是尚」的時代,故應該「文人不相輕」而樂見「伯樂識千里馬」的時代,也是進入「百 年盛世」的時代。.. 因 此,陳博士的「奧、博」藝術文化巡迴展除藝術欣賞、盛典回顧外如能善加利用,會具有歷史探討、文化認知、展望將來等功能,其學術座談可能引起對當今中國文 化(不僅是當代繪畫)的熱烈及刻探討,以集思廣益,為「文化強國」做出貢獻,同時涉及對世界的文化潮流之測向,因為陳博士不只是畫家,他同時是被國際重視 的思想家,學者(出版有20多本文化論著及畫冊等),文化研究者,他的藝術創作是他的「五次元世界文化觀」——以「愛」為宗,「和」為貴,「分合」為功的 全球新文藝復興——在繪畫上的表現。他認為中國目前正進入第二次文藝復興的開花結果期,而「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是這現象的亮麗表現,是東、西文化 「取長補短、整合創新」的百花齊放,而得到如「上海世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之效果。而一個「文化強國」的中國最有條件領導 21世紀的人類進入「充滿希望與友愛」的和解、和諧、和睦、和平的時代。這也是聯合國努力的目標,也是為什麼聯合國透過「聯合國之友」的執行在全世界的藝 術家中挑選陳錦芳博士為文化大使,推動「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具有歷史前瞻性眼光及文化使命感的陳博士選擇「奧、博」為主題作了 100多年來沒有任何藝術家完成過的「奧、博」系列作品:「北京奧運」66幅(其後又增加了20多幅)與「上海世博」100幅(其後又增加了「江西館」及 「香港館」,以及在景德鎮學院完成「奧、博」80件精品大型瓷版)之緣由,這些「奧、博」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後現代「新意象派」)作品成為了「後奧運」、 「後世博」的珍貴文化遺產,見證了這兩次國際文明盛會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光榮重要性及永恒的價值,期能得到重視及善用。

巡迴展初步構想



這部份應該與有關機構,如後奧運….會,後世博研究中心等,在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甚至國務院的指導之下共同商榷。筆者不敢代庖,僅冒眛在此提出一些初步構想,向有關單位請教,或能拋磚引玉。

1. 這 兩系列作品中之「北京奧運」系列在奧運間及直後已在北京及上海的五個公、私美術館(包括798 展館)展過並出版有精美畫冊(290頁,圖文並茂,中英對照),但「上海世博」100幅除2010年10 間進入世博園區展出外,尚未發揮,也未印畫冊,(已編好,240頁,也是圖文並茂,中英對照)可先 在上海展出,慶祝上海辦世博之功,同時印畫冊。

2. 透過後「奧、博」合作或一主辦一協辦,在北京之中國博物館或中國美術館大型展出,以向當時主 辦此兩次國際文明盛會的領導者(階層)表示最高的敬意及感恩,讓國人及世界人士對這兩次盛會對 今後中國的發展與對世界的貢獻之重要性有極充份的認識及激勵十八大之後的傳承及接棒。

3. 之後展開的巡迴展可分國內外,亦可同時進行,因為景德鎮陶瓷學院挑選了「奧、博」兩系列的精 采傑作在陳博士的參與及監制下完成了70多件大型瓷板(1米x2米左右,最大的是1.5米x3.2米), 而UNESCO(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員特地從巴黎飛來參觀,認為是中國聞名世界的陶藝與當代藝術 的新結合,既是藝術創作也是文創作品,適合巡迴展出。

4. 國外(包括聯合國)部份可從台灣開始,將是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亮點,然後日、韓、等亞洲國家, 再到歐、美等。

5. 國內則從重要城市開始,配以學術座談與文創。.........以上,敬請指教。

陳錦芳「為人類而藝術」基金會


UN「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執行長


紐約市陳錦芳文化館


侯幸君館長及文化團隊 一同 敬上 2012年11月上旬
12 8 月, 2015

網站建構中, 請見諒!

網站建構中, 請見諒!
12 8 月, 2015

開幕與新址落成, 陳錦芳博士的80大壽開幕畫展

THChenMuseum_ 華宇月刊

 

侯幸君新書《牽手藝情擁抱世界》

簽書會:2015年6月6日 (周六) 早上11 時、6月13日到7月19日 2:00~4:00 PM(周一休館)

•世界首本記錄一對夫妻半世紀在歐、亞、美三大洲共同為藝術而奮鬥的感人故事。 •一位台灣畫家,創立「新意象派」,走出「後現代」,被編入世界藝術史教科書,以藝術與國際社會接軌,人類慶典互動的真實故事。 •一位60年代借100美金赴法留學的「小王子」中文首譯者,被稱為「梵谷的傳人」,獲頒聯合國「全球寬容獎」,榮任其「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以推動「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的現在進行式。 •此書涵蓋知識、藝術、學術外,並有社會、婦女、理財等寶貴經驗的分享。   THChenMuseum_ 華宇月刊  

簡介

作者侯幸君鑑於在整個世界上目前沒有藝術家家屬撰寫的夫婦共同追求藝術的故事,並基於以下種種原因,使下定決心在百忙中將作者侯幸君40 年來建立藝術事業的生涯發表新書「牽手藝情擁抱世界」來共襄盛舉, 並獻給讀者的您。 「我們常說台灣是美麗的寶島,但是我們看到令人憂心的一面:官商勾結,食安問題、資源分配不均,家暴,道德日趨淪喪及價值觀扭曲等。1984年我回到離開11年的台灣,雖然非常高興, 但我腦中老是呈現一棵大樹在密密枝葉中藏著很多的蟲在啃食著這棵大樹。台灣像這棵樹的外表看起來很強壯,但社會是生病了。如果去除這些問題台灣豈不是人間天堂?!不管在哪裡我們都關切台灣的大事, 21年來我更深入台灣,出入台灣做了很多「藝術下鄉」讓陳錦芳的藝展全台走透透。在台灣一切泛政治化,選舉至上,兩黨紛爭之下,百姓無所適從?我希望以個人走過的路來證明: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堅持奮鬥,不管風雨,依靠自己的力量,還是會有成果的。做人要有原則,要自力救濟,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憑道德良心賺錢還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富有。賺錢是一種修行。德不孤必有鄰, 希望以此書來結合台灣很多向上的力量。我在此書首次公開的個人祕聞: 一個難以相信的房地產故事。我將數十年來為了要有展示空間而購屋的投資經驗與讀者分享,希望對投資理財者有所啟示,而一般大眾可由此來瞭解美國社會。我認為要經營藝術事業需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而房地產是一大經濟來源。

侯幸君認為「二十世紀人類最大的成就除了科技的大躍進,是女權的提昇,男女平等,女人撐起半邊天」,維護「家庭價值」,鼓勵「夫妻檔」的分工合作共同建立事業王國,乃將她與陳錦芳博士在巴黎相遇、結婚、共同在歐、亞、美三洲, 國際藝壇上活躍追夢的心路歷程藉此書娓娓道來,不但是海外留學生真實生活的寫照之一,也是我國「立足本土,進軍世界,胸懷人類」的一個抽樣。

本書共分六章,約三百頁,包括約一百幀相片。而後記則是記錄一位抗日戰爭英雄清代四品武官,筆者家族的故事和陳錦芳牽手共倡以「愛」為宗的新文藝復興。

為了一貫性,作者依照時間,以畫展為主題及文化藝術活動來敘述。又陳錦芳以其所創立的「新意象派」來創作慶典系列,如在整本書中所描述:1986年自由女神、89年艾菲爾鐵塔、90年梵谷逝世百年、97年黛妃、1998~2000年玉山、2006年拉斯維加斯百年慶、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2011年台北花博等,都是大眾所經驗過的大事。此書敘述這些大事被畫家如何用藝術來創作而經紀人如何以畫展來呈現並且與社會結合而後的回響,這在世界藝術界是非常唯一的。因為丈夫錦芳的創作作品和學識思想被國際政治、學術界重視,所以作者夫婦常被邀請在國際場合演講畫展,長年以藝術為國家做文化外交,有別於一般藝術家,陳錦芳與侯幸君共同攜手走天下以藝術佈道,推動愛寬容和平這使作者全家有共同去努力的使命, 也使他們人生更加豐富。

此書不但讓讀者對台灣人如何在海內外奮鬥,同時對女人的可塑性及能力,根據此書有所認識。數十年來,大眾認為作者很傳統的以丈夫為主, 在為丈夫工作。其實作者認為現代女性既保持傳統,但也能完全獨立自主並走在前端, 經營自己的事業。笑看一路走來所建立的事業王國,作者認為女人不只是傳統地為家庭、丈夫、事業而活,並同時成為新時代成功的女人而有完全的自我、信念與執行的能力來分享此種成果,在物質上、精神上帶來內心的喜悅、價值的肯定及在社會上的貢獻。

十四歲時被梵谷感動而立志「到巴黎當畫家」的陳錦芳,於1963年考取法國政府奬學金到巴黎留學,建立「五次元世界文化觀」,拿到巴黎大學現代藝術史博士的同時,創立在藝術表現上的「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而立足國際畫壇,成為「後現代前驅」及「當今(1990年代)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位藝術家之一 (藝評Thomas Mc Evilley教授);其藝術被收編入37個國家300多本教科書及藝術,雜誌書籍,如 美國大專用書世界美術史的教科書《Arts & Ideas》,並獲頒聯合國「全球寛容奬」,榮任「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而啟動「為人類而藝術2003-2020」世界巡迴展。這種種過程後面都有「撐起半邊天」的「牽手」,那隻賢能而堅忍的「手」,那隻一向不被外露,不外露而應該外露並被讚賞的「手」,那台灣傳統女性的優秀及偉大,那應該大大發揚光大的台灣民間力量的大本源。在本書裡筆者這對在海內外奮鬥大半生的「夫妻檔」的真實故事娓娓道來,充滿血淚與歡笑,不僅是他們生活過來的寶貴經驗,更是台灣走向世界,追求更美好將來的範例。作者認為東方女性實在偉大,在各個區域都有很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希望由此書讓更多姊妹們來寫她們的故事…。

書籍《自由女神百幅聯作》 點擊購買

影片與語音集錦  

語音導讀   + 點擊欣賞更多語音 

此部影片追述陳錦芳由14歲到80歲的藝術旅程與大家共享。看了此短片,使您更加深入了解每位藝術大師的畫派和其代表作之精髓。
1888年,梵谷離開巴黎到法國南部阿爾魯畫畫。他夢想成立一個藝術家社區,邀請藝術同好共同生活創作、相互鼓勵追求藝術。因為他很窮,最後只邀來高更,並可惜地悲劇而終。被世界梵谷權威,梵谷基金會,梵谷美術館創立者之一赫士卡博士稱為「梵谷的傳人」的陳錦芳博士在1990年當梵谷逝世100周年慶典時, 陳博士集中了多年來所創作的100幅向梵谷致敬的作品:是為「後梵谷系列」目前舉世歡慶梵谷逝世125年之際,使80歲的陳錦芳延續他在90年代以「梵谷臥室」為主題來創造新系列,並在近期完成的25幅「梵谷藝術家俱樂部」新作。我們可看出陳錦芳這些新作品更加有趣及耐人尋味的豐富意涵。

社群媒體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