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23

創設者簡介

陳錦芳博士是一位具歷史視野及文化使命的藝術大師。他一生從事於創作及反應我們人類的成就和啟發文明進步文化和諧的作品。陳氏生長於台灣鄉下,其生長過程 在戒嚴令下藝術與文化不彰。但由於藝術教育的薰陶,他內心的豐富使他不會因物質的缺乏或外在環境的困難而感到貧窮或不幸。陳博士同時是一位畫家、作家、藝術史家、哲學家、具前瞻視野者,以及坐鎮紐約市蘇荷區的「陳錦芳為人類而藝術基金會」和「陳錦芳文化館」的創辦人。由於他整生貢獻於和平的工作和創造表現多元文化的藝術,他於 2001 年從「聯合國之友」獲頒「全球寬容獎」並榮任「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

融匯東方與西方文化於一身,陳博士倡導新文藝復興並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而以他的藝術風格、哲學思想和仁 者風範而為人所知。出生於台灣的他, 1963 年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留學。他在巴黎 12 年期間,得到巴黎大學的當代法國文學碩士及藝術史博士的同時在巴黎藝術學院深造 7 年。 1969 年陳氏建立了他的「五次元世界文化觀」並在繪畫表現上衍生了「新意象派」 (Neo-Iconography) 。

「新意象派」是一種嶄新而大膽的藝術表現。它整合古今東西的「意象」而藝以載道。陳博士廣收博斂,摘取眾多的文化形象而創新再現、打破了時間、空間以及文化的藩籬,產生令人驚訝、振奮的作品。

陳博士被認為是「今日世界上 20 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 藝評家 Thomas McEvilley 博士 ) ,至今在世界各地舉行過 200 次以上個展。他以英、中、法文出版了 20 多本著作闡述其藝術及哲學理 念,並受邀到處演講及展覽。陳氏的作品在 200 多本教科書 ( 包括大學藝術史教本:「 Arts and ideas 」 – 藝術與理念 ) 及無數報章雜誌裡被介紹刊載。他的作品廣為公私所收藏。

創辦人摘記

內人侯幸君和我都出生在日本殖民統治和戰爭時代的台灣。在那所謂「文化沙漠」的 1930 及 40 年代,藝術和文化不但不彰且之後受到戒嚴令的壓制。但當時我幸而借到一位牙科醫師從日本帶回來的 50 本藝術書,我日夜不停地翻看,愛不釋手。我最受梵谷感動,並且在 14 歲的時候立志將來成為畫家並到巴黎闖天下。在那貧窮的環境中凡有關藝術、文學、音樂,我都飢不擇食地加以品嚐。這些為人類留下傑作的偉大心靈都成了我的良 師益友。雖然台灣當時在物質上是那麼貧乏,但藝術讓我覺得富有。真的,我一直因品嚐各種世界名作和自己能繪畫寫作而感到很幸福。我相信即使在 青澀的時代得到那麼少的藝術滋潤,也使我成為一位熱情、好學和具創造力的人,並使我對人類和世界抱持一種敏銳的關懷和熱愛。1963 年,我獲得一份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大學及藝術學院唸書。 1969 年看到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時我覺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也就是說我們的文化生態從「分」入「合」,而整個世界合而為一。而這個「一體」,這個人類家庭為 藝術所祝福。我們的世界文化因有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大陸、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各種不同形式及媒材的藝術創作而豐富多元、萬紫千紅。當時我乃建立了我的 「五次元世界文化觀」 ( 第五次元為「靈」而「愛」為其精華 ) 並衍生了我繪畫風格的「新意象派」以表現這新的「地球村」。

我 1975 年離開法國並於 1983 年成為美國公民。集亞、歐、美三洲之影響於一身,我深覺一種「世界公民」的意識在我內心裡滋長,而它在我們今日的文化環境中成為逐漸普遍的現象。這種意識 在個人身上的甦醒確然的舖向一種基於友愛、和平與寬容的世界文化之拓殖而造福全人類。

內人侯幸君,陳錦芳文化館的總裁和我多年來奉獻我們的所有來倡導藝術及文化。我們一直認為藝術潛移默化的能力能豐富個人的心靈、增進優良的品性以及促進全球和平之文化的建立。我們懇請您的共襄盛舉,以發揮您的良知良能與無限的愛心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