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T&J 艺术及房地产投资

7月 10, 2015

《世博拍卖厅》陈锦芳油画介绍

陈锦芳小张作品《禁止吸烟》由影星孟广美11万人民币拍得

  11111
7月 10, 2015

艺术还是商业?

我们常听有人说:他的画卖的很好;或他只画画但都不卖画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或说他是个纯艺术家,不商业化;或者说那个画廊是个纯商业画廊等等。这些说法与看法似是而非且见仁见智,没有一定的答案。但是市面上很多人的看法,甚至自认为专家的也不见得对。你说毕卡索的画之多、种类广泛,加上他的艺术衍生品更多,在全世界都销售的很好。他既有艺术史地位、同时是个立体派大师,他是商业画家吗?所以有些画廊工作者、艺术经纪人自称非常专家。把画家作品有被做成艺术衍生品称商业化,对吗?难怪台湾及大陆在视觉艺术类文创一直没有欧美发展的好。没有艺术衍生品如版画、卡片…等…,这些由艺术品去做的生活用品,何谈文创产业。更别谈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有的画家一直重复他的符号,只要他比较有名的符号被认定后就不敢改变,然后一辈子重复自己的符号,作品上只有颜色不同或加些小部份元素,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XX作品。不论时代的变化、环境的改变,此画家总是一直重复自己加上经纪人的炒作,他的作品也从无价到天价。你说这画家是商业画家还是纯艺术家?你说这经纪人是不是纯商业运作的生意人。有的人说他的画不卖,我想这也有语病,大概是画没有市场吧? !如果你是个专业画家,而你的画都不卖,那你如何生活?怎么继续推广?怎么买创作的材料?都没卖画的画家有可能是专业的画家吗?

「我是不商业的纯艺术家」是代表什么呢?对我来说应是他只专心研究创作,作品不被商业所影响,不因市面流行热卖风格进而改变自己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不可能不商业化?凡是有买卖的行为就是商业。在1987年梵谷的「向日葵」由日本的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3千万美金收藏时,开创其拍卖价格的记录使梵谷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拍卖不是商业的行为吗?世界最重要的两大拍卖公司佳士得和苏富比,每年高达上亿美金的营业额,你能说凡经过他们的运作拍卖是纯艺术不是商业?所以很多画廊老板自己都分不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商业?他们常会说那个画家很商业。甚至将画家有被授权做艺术衍生品认为是商业画家。将自己的职业在卖画或仲介画的生意看成是纯艺术,真令人啼笑皆非。这个时代商业渗入每个行业,差别在于程度之不同。例如有的画家,他可以看着电视不用思考每天像画匠似的反覆自己之前​​的作品;或者是看市场的方向去画画,画完就拿去卖非常地商业化。

有的画廊挂画卖画。有卖出去就是好画家。他还会指导画家,画什么比较好卖,同时画廊可能还有顾问来指导如何炒作该画家的市场。现在也有很多画家对外宣言,他是在艺术史的画家。但是我们内行的人都知道,他的画没有记载在任何艺术史。我常说艺术千古事,目前的艺术界,大多的近代画家艺评艺术市场,这跟艺术史是一点都不相干的。将来这些大都不会出现在艺术史教科书。因为综观全世界艺术史教科书,每个画派能入艺术史教科书都只是创始者几个人而已。自有人类就有抽象画,所以何谈现代画家跟着画抽象画在艺术史呢?后期印象派梵谷、高更、塞尚……野兽派马谛斯、如立体派:毕卡索、布拉克…。目前市场很多画家都是根据个人的艺术创作的作品,既没创新又无时代性,如何纳入艺术史?抽象画已经1、2百年了。画的很像很美或画的很有创意,都可说是好作品,但离艺术史太远了。卖的很好的可在市场上有些纪录,但这跟艺术史无关。很多在艺术史上留名都是在生时没被肯定但作品具时代性。不过我常听人说,「他现在没名将来死后就有名。」或说「画家一般都去世后才有名」这2个说法我完全不赞同,在百年前可能有很好的画家在世没名死后才被肯定。目前这个商业社会、传播媒体这么发达,如果在生没名,死后更难成名。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年轻人在你老时都将你踩过去了,等死后更是消声灭迹。尤其是你现在有名气都没有方法可保证你代代有名。这种永垂不朽不但是画家在艺术史要占很重要地位且代代有人继续经营。所以我尊敬为艺术而努力的画家,我也尊敬艺术经记者、艺术仲介商,但是不要排斥你看不懂的艺术家或者是同行。

在1975~1980年我研究欧美艺术市场,同时也看了很多艺术经纪、画廊及文创授权的书。我更对世界这些重要画廊及老板加以研究。的确,很多优秀的画商确实是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成功也是必然。尤其是从1984年我住在纽约市的苏荷,其邻近就约有400家画廊其中有太多世界顶尖的画廊。每个周末我们会一家家的去参加画廊开幕酒会,拿着香槟酒与人谈论展览作品与画家……。我研究那些有名的画廊如何开始?为什么经营艺术事业。其中我最尊敬的是里欧.卡斯特里(Leo Castelli)没有他就没有普普艺术。一个杰出的画商可以制造艺术史,TEST MAKER他是时代先驱的制造者。

7月 11, 2015

内幕的消息

中国首富收藏毕卡索作品原收藏家克鲁格与画家联合国文化大使陈锦芳博士有一段缘

  最近中国首富王健林以1.72亿人民币收藏毕卡索作品被中外艺术界议论纷纷。王健林透过其收藏团队负责人郭庆祥在纽约的佳士得以2,816万美元(1.72亿人民币)拍购一件毕卡索的精品「两个小孩」,响透了全球艺术圈,其效应有如1985年日本安田生命保险公司拍购梵谷的「向日葵」而引起全球对日本收藏世界名画的另眼看待。

这次佳士得拍卖的毕卡索195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的「两个小孩」是毕卡索与美国情人艺术家法朗丝瓦‧吉洛(Francoise Gilo)所生的一男一女在膝下游玩生长的写照,是二战后毕卡索晴空万里初期以家居为主题的精品,深具纪念性,一直留在身边很少展出。这幅作品原主人系瑞士名收藏家及学者杨‧克鲁格(Jan Kruger, 1928-2008),他是纳粹集中营大屠杀下的幸存犹太人。这次佳士得从他的收藏挖出16件毕卡索作品,拍出了全场62%的成交额,而「两个小孩」的拍出凸显了中国艺术品投资者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形象,同时杨‧克鲁格的精采收藏也引起艺术界的关注,而我们发现这位具学者风格的犹太收藏家与我留法旅美博士画家陈锦芳有一段缘。 1987年8月20~23日由「国际艺术协会(AAI)」在巴黎的国际艺术会议邀请陈锦芳博士为「艺术组」的主席他用法语演讲:「爱之时代:全球新文艺复兴的来临」 ,后由杨‧克鲁格发表另一篇演讲。会后两人互相认识留影并成为好友,日后他开始收藏陈锦芳的作品。 (见图2) 1988年陈锦芳续任美术组主席在纽约开幕,他用英语演讲主题是"我对当代艺术的绝对价值观"​。 (见图1)1986年陈锦芳为美国和法国共同主办的「自由女神」百年庆所创作的「自由女神百幅」轰动欧美,并得到庆典总主持人华纳制片公司首席导演大卫‧沃帕(David Wolpal)的亲访及收藏5幅画作。陈锦芳在巴黎12年美国近40年。除了美术馆、机构、公司收藏陈氏作品外,很多政商名流也收藏陈锦芳作品。

陈锦芳在巴黎留学期间曾为毕卡索的回顾展书写文章并在台湾出版了「神哉,毕卡索」一书。这些都是他建立个人画派的心路历程之一,他的「新意象派」作品被编入37个国家300 多本教科书和杂志,如美国大专院校世界美术史教科书: “Arts and Ideas”。他被认为是「后现代」先驱之一,台湾文化艺术界大部份的人读过法国名著「小王子」,那是陈锦芳在1967年首次小王子翻译成中文版。陈锦芳在1963年开始写艺评及介绍欧美艺术。并在1984-2003在台湾以"艺术下乡"巡回台湾19个县市展览。 1980年陈锦芳开始在美国以艺术创作「美哉台湾」来促进台湾观光旅游。此次展览是延续过去在海外努力在台湾的延续。商周出版陈锦芳传记「台湾少年世界梦」,书封面写着: 「人生苦短,艺术永恒,用艺术站在世界的舞台,用艺术替台湾发声,倡导全球新文艺复兴…」。

2001年陈博士获颁联合国「全球宽容奖」,荣任联合国文化大使,推动「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目前应邀在升恒昌免税广场艺文展演厅个展,特定于2014年2月8日(星期六)2-5pm举行「财团法人陈锦芳文化艺术基金会」论坛:陈锦芳、侯幸君与您分享在巴黎、纽约、台北、北京、上海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与追求, 机会难得恳请光临。 79 岁的陈锦芳决定落叶归根,在台湾成立基金会及筹建其美术馆,特别捐出作品义卖。

图2陈锦芳与其夫人侯幸君于1987年AAI国际艺术会议陈锦芳是该会美术组主席演讲后与杨‧克鲁格,瑞士收藏家及学者合拍留影于巴黎Hotel Inter-Continental。 图2陈锦芳与其夫人侯幸君于1987年AAI国际艺术会议陈锦芳是该会美术组主席演讲后与杨‧克鲁格,瑞士收藏家及学者合拍留影于巴黎Hotel Inter-Continental。

Jan Krugier世界大收藏家最近他的收藏拿出拍卖其中一件毕卡索的两个小孩作品被中国新首富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以2816万美元1点72亿人民币买在世界收藏界引起很大的回响此照片中的JanKrugier是1988年陈锦芳被邀请为AAI国际艺术家协会美术组主席演讲完会中Jan向锦芳致意并留影日后他收藏锦芳作品。

圖陳錦芳任國際藝術會議美術組主席發表演講 图陈锦芳任国际艺术会议美术组主席发表演讲

陳錦芳夫婦與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組主席合影。 陈锦芳任国际艺术会议美术组主席发表演讲陈锦芳任国际艺术会议美术组主席与舞蹈音乐主席合影1987

10121986年陈锦芳为美国对法国共同主办的「自由女神」百年庆所创作的「自由女神百幅」轰动欧美,并得到庆典总主持人大卫‧沃帕(Dvid Wolpal)的亲访及收藏5幅画作。

--------------------------------------- 王金平院长在陈锦芳的基金会募款义卖展的致词稿: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陈锦芳博士学长的美哉台湾画展开幕和升恒昌的这栋大楼在五楼艺文展演厅,提供艺术家免费的场地,实是经营企业不忘回馈社会。保护支持艺术文化的推动,堪称企业的模范。

陈锦芳是我台南一中的学长。我曾拜读商周出版的陈锦芳传记-台湾少年世界梦很感动,他由台南一中初中保送高中再保送台大。又考上法国政府奖学金。 (当时法国政府只给台湾二名)。他借100块美金出国能在巴黎大学拿到文学硕士。

在世界最高艺术学院:巴黎艺术学院研读七年。在1970年代陈锦芳可能是唯一的巴黎大学艺术博士画家。在2001年,陈锦芳授颁联合国全球宽容奖,荣任和平文化大使。这是第一次联合国有史以来,画家在联合国大厦受奖,也是台湾自从退出联合国,台湾人第一次正式进入联合国大厦受奖的。

陈锦芳在世界上参加很多国际艺术学术及世界领袖和世界和平的论坛,被邀请演讲及画展,他都不忘让人知道他是由台湾来的艺术家。目前他的作品和思想在37国家,300多本教科书及杂志被研究。包括世界艺术史教科书。陈锦芳是一个具有艺术史定位的画家。

他有很多成就,但是最重要是他爱台湾这块土地的心,台湾的心从不因为在海外而减少,反而他时常以能为台湾的前途及在国际上的可见度而努力。且数十年如一日,并以行动来表现。如商周出版的陈锦芳传记-台湾少年世界梦的封面上写着用艺术站上世界的舞台,用艺术替台湾发声倡导全球新文艺复兴, 一本写给台湾少年的梦想之书。 ”就是指陈锦芳数十年的执着和坚持,不畏困难,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是一本给年轻人点灯的书。

陈锦芳自1963年至今一直在文化艺术上为台湾撰文介绍,用画展推广艺术的园丁。 1968年陈锦芳将法国名著「小王子」从法文翻译为中文是目前500多万本的小王子的中文首译者。他捐给台南一中2张价值数千万的代表​​作。其中一张被登在美国大学心理学教科书的封面。

1963年至今陈锦芳在欧亚美三大洲求学、画展、演讲、超过半世纪,他一直以行动来爱台湾,目前陈锦芳已78岁, 他及家属最近正式成立「财团法人陈锦芳文化艺术基金会」,希望能在台湾成立陈锦芳美术馆,将其一生所创作及收藏创作贡献台湾。并推动为台湾未来全人类「新文艺复兴的摇篮」。恳请乡亲共襄盛举。同时在国外继续推动联合国的「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迴展」。

各位在现场可看到这些美哉台湾的作品就知道,他对台湾的情。听说他从1980年就开始以美哉台湾在美国各地展览来推动台湾的观光业。今天陈锦芳已高龄78岁,他为了要在台湾做公益的推动文化艺术特成立基金会并捐作品为义卖,陈大师的作品,除了可以布置家庭、办公室以外,更是收藏家的最爱。除了增进人文的生活以外,更可以流传数代,作为祖传家宝,同时还可捐献做公益,一举数得。大家团结,集中力量。希望此次义卖成功,台湾的艺术文化多做贡献。

7月 13, 2015

市场经管

绘画市场的市价与该艺术家被认定的程度有几乎绝对的关联。不仅不完全如此﹐但认定是往往落在那些有才华而其艺术事业被用心经营﹐持续展览其作品﹐选择性地进行媒体发布﹐并一步步书写重要的出售记录﹐以及透过出版品的宣传之艺术家身上。这些过程尤为重要﹐事实上它是不可或缺的。一旦艺术家开始得到肯定后﹐他的价值通常都只有上涨一条路﹐因为一位艺术创造者不是一部大量生产的机器﹐他一生只能创作数量有限的的作品。当作品被肯定时,其重要收藏者圈子会随之扩大; 大收藏家﹐美术馆﹐以及其他艺术机构都将竭力拥有他那有限数量的艺术品。这种需求会引发市价的暴涨。

「股票可以一直扩大发行」一位纽约的经纪人说﹐「但塞尚的作品却数量有限。」不管其创造力多么旺盛﹐最终我们能拥有的陈博士的作品却必然是数量有限的。有时候这种市场认定来得很快﹐有时候却可能姗姗来迟。艺术家若是能够被成功推广﹐该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将大大增长,而这些作品的直接获益人则是那些收藏家。因此,在艺术市场里获利最多﹐最成功的投资者乃是那些有幸取得艺术家一些重要的作品或者是那位元艺术家的一大批作品﹐在其事业早期,市场价格大幅攀升之前,小心经管这些艺术品﹐使其市价步步高升。此类成功的案例可参考Jacques Villon等﹐或是像英国艺评家John Russell Taylor 和Brian Brooks在「艺术经纪人」一本书中所述。

维康(Villon) 几乎有半个世纪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创作﹐并不处于任何画派或运动的中心﹐直到1942年与Louis Carre 签约。 1951年透过Carre的推广﹐他得以在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举行回顾展﹐而后被认定为一位大师。他人没变﹐他的艺术也没变(即使有也不超过一些自然的发展) 。他能登堂入室应归功于成功的宣传推广﹐否则将永不可能﹐或者至少要等到他死后----其所以成功乃艺术经纪人把这件事接过来﹐好好计画﹐步步为营﹐(可以说前几年都不卖作品﹐一直等到Villon在一些不同国家及国际展出并引起艺坛的注意) 同时建立并保持Villon前后一致的形像后才推荐给对他毫不认识最多也只知其名的收藏家。

陈博士和他的艺术早就广为世人所知﹐并被策划推广。就像在不少文献、目录、书籍、剪报、电视、电台等所登载﹐他已得到相当重要的世界认定。即使在他早年(1963-1975) 在巴黎研究的时候,他已在欧洲和他的故乡台湾举行个展和联展﹐并经常写文章寄回台湾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这种对于认定的追求从不懈怠﹐而他的夫人Lucia 一直努力不倦﹐经营他的作品﹐如一部发动机推动计画实现理想并带动他们的孩子参与﹐作为世代继续经营陈锦芳的艺术事业。

40年前当陈锦芳开始潜心进入他的「新意象派」的创作时﹐一位经纪人可能以$1500 (50x72 英寸) 获得他一幅大作。当他在纽约定居时市场价格已接近$25,000﹐(1993 Sotheby's & Christie拍卖36 x 48” Size作品约5万美金拍出)如今那幅作品已增值100倍,达到$150﹐000﹐而我相信陈的作品会持续不断增值。我看好这些陈氏的作品在4年后将打破100万美元的大关﹐而长期来说﹐其市场价格增值空间将不可预料。

海外华人画家最为人知的是巴黎的赵无极﹐与陈相差不远的同时代人。他属于法国人所称的“Tachistes“ (笔渍派画家) ﹐在美国与之相对应的叫作(抽象) 行动派。他的创作常取灵感于中国书法。在最近香港的一次拍卖中,一幅他1959年的油画由(Sotheby's)以$733﹐604 售出﹐而一幅1985年三合一抽象作品在嘉士得以230万美元拍出。中国本土的现代艺术家如张晓刚,岳敏君﹐或是蔡国强﹐其作品都早已超过100万美元的界线,曾梵志的作品的拍卖纪录最近更是超过一千万美金(10大拍卖)

保利拍卖1

保利拍卖

在一般的社会里﹐尤其是在二级市场﹐某些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将取得额外的高价。我预测这些价格将持续增长。假如有严肃的藏家/投资者/推广者/事业集团愿意从事长期实质性的推广活动﹐应该向陈家商洽购得一批过去或将来的陈锦芳作品,这将是是最明智的投资策略。

我将不会自作聪明地暗示商议这批作品的条件﹐但为了明白说明﹐让我们假设我是那位购藏者而收有100件陈博士的「新意象派」画作。我商业上的目标是平均使这批作品的每一幅达到一百万美元。这不是一蹴可成﹐但是我在追求长期的增值。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及家族或是我捐赠艺术品的机构。

假如我有钱投资这些绘画﹐我将采取如下的步骤﹕

1) 我会成立一个专业艺术运营公司和陈锦芳文化馆合作举办「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努力进行﹐一直到这些作品家喻户晓﹐成为世界上有名的绘画。我会为这批作品写目录出版画册 2) 我会组织陈博士其他系列作品的特别展﹐如「自由女神系列」﹐「后梵古系列」等﹐我将推广其世界性展览到能够去的美术馆﹐文化中心﹐名画廊。我会为这些展览写目录﹐出书。 3) 我会与重要的艺评家﹐媒体﹐美术馆来推动陈锦芳的艺术。 4) 我会与重要的拍卖行合作来建立他的国际行情﹐我会成立一个约20人的长期投资陈锦芳艺术的团队来固定的收藏。 5) 我会买下一些作品的出版权﹐我会从这些绘画原作制出商业性限量版画。 6) 我会找专业的人来拍他的电影或是将他的作品做成教育性DVD等。 7) 我会考虑及评估其他拓展的方案。这些必需尽量节省陈博士的时间及亲身介入﹐除非是很重要的场合。 假如艺术保护者/收藏家/投资家/事业集团想要看到其投资价值如乘倍增加﹐一定要对之热衷并大力加以推广。很多推广费用可以补收回来。画册及目录可在展场及书店出售。许多推广费用可由第三方来支付﹐特别是在美术馆和其他一些展场或企业集团会支付此费用。

不管什么安排都要使陈博士和收藏投资者双方公平而得利。

对陈来说﹐这些对于他艺术作品的企划具有胜于金钱的意义﹕因为最重要的是让他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创作,著书,参与社会公共事业。进一步保证了他在艺术的神殿里不朽的地位。

对收藏者来说有机会实现亿万富翁的美梦﹐并享受来自鼓励艺术的极大快乐及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对大众来说,这些具有远见的收藏家是最大的赢家,因为这些作品将会有许多进入美术馆及其他大型公共收藏。

作为一位在艺术投资方面的国际评鉴人兼顾问﹐我数十年前就看出陈锦芳的天才。我早年的判断已被充分证实,因此我将毫不犹豫地继续将我的名誉支持于他和他的艺术上。

-rRQg3PyxLhAlFOg5M6DWbCOqs7AzAYLBqQts4FgzoTEvw3SJxgh3f4Z00qAJUjQSzF1Jg=w1875-h858 Bv3L91Duj6VH2uPIdcLhIoXFHgTPA5sx4H_SQf2EFcxnUVWMnCsaKJ7Ar3LDiXdt0w6OlQ=w1875-h858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陈锦芳博士 前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左二)参观陈锦芳博士的展览